应对发热的常见误区有哪些?正确做法是什么?

15611874417    2022-12-27 15:11:59

1条回答
误区一:发高热时盖厚被子捂汗;真相:当发热超过39℃时,人体需要散热,如果继续刻意覆盖厚重的被子,会使体温继续升高。解析:如果患者本身饮水较少,强行捂汗,可能会有一过性的体温下降,但由于机体缺水的情况并没有改善,往往不久就会再次发热,并且热势更盛。中医学认为,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,反复发热,是邪在少阳的表现,此时,应当禁止发汗、催吐、攻下,以避免损伤阳气。此外,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发育完全,更要避免大汗淋漓,造成脱水。正确做法——方法一:将冷毛巾、冰袋、冰宝贴等,放置在前额、头顶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区域,通过传导降温。方法二:以25%-50%酒精擦浴,重点擦拭手心、腋窝、肘窝、腹股沟和四肢,帮助散热,避开前胸和腹部。误区二:发热要多喝水,每天喝3000毫升以上真相:发热时,人们需要适当多喝水,加快代谢,补充水分,防止虚脱,但饮水过量,将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,即水中毒,因此,饮水切忌过量。解析:当水的摄入量远远超过排出量时,过多的水分会滞留体内,导致血浆稀释,使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降低,这种现象就是“稀释性低钠血症”,症状可能表现为:头痛、嗜睡、视力模糊、四肢抽搐,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。正确做法——每天摄入水的总量控制在3000毫升以下,分次饮用,也可根据个人情况,调整为蜂蜜水、淡盐水、椰子水、柠檬水等。肾功能不全,慢性心衰等特殊人群,请遵医嘱酌情减量。
15611874417 | 2022-12-27 15:12:11